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电话:
0931-4938532(院办)
0931-4955600(科研与研究生办)
0931-4938262(MEM管理中心)
0931-4938552(教务办)
0931-4956272(学工办)
邮箱:tmgcxy@lzjtu.edu.cn
网站: http://tmgcxy.lzjtu.edu.cn
2021年9月18日16时30分,亚搏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卓越论坛”学术报告在学院303会议室举行。本期学术交流活动特别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波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经验与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及广大博士研究生作了深入交流。近年来,汪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学术造诣深厚,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在我院青年教师之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首先,汪波教授分享了他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认知,提出了创新性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选题的关键所在,并强调了从工程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建议青年学者在进行国家基金项目申请时务必要熟悉研究方向,聚焦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其次,汪波教授以自身所中国家重大项目为例,与青年学者分享了国家基金项目书撰写的经验。汪波教授认为,申请书题目一定要用凝练、准确、专业的用词体现特色和核心思想,背景与意义要重点阐述目标实现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研究内容之间要有逻辑性,不能与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混淆。最后,汪波教授告诫青年学者要注重积累,严格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写作规范,并以自身经历鼓励大家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主旨报告结束后,汪波教授与我院青年教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对国家基金选题、科学问题凝练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卓越论坛”学术报告活跃了我院学术氛围,促进了学院青年教师的相互沟通,为我院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附件:汪波教授简介
汪波,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地应力隧道新型支护理论与控制对策、地下工程中预应力主动锚固理论与工程实践、交通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与耐久性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检索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及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参编行业/地方标准5部。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常务理事、锚固与注浆分会理事、浙江省钱江特聘专家、《水利水电技术》特邀编委、《隧道建设》青年编委等。
版权所有 ©亚搏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 邮编:730070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0号
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408信箱